为加强漳州市、边坝县两地林下资源合作,进一步深化漳州片仔癀药业与边坝县在林麝养殖基地扩建、建设林麝饲养繁育实验室、林下药材等方面合作,9月24日到9月25日,在闽十援边坝工作组的积极沟通和联系下,漳州片仔癀药业携专家团到边坝县调研林麝资源及养殖情况、林下药材产业资源情况。
专家团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长聘教授/二级研究员魏建和,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专家胡德夫教授,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秋玲,片仔癀药业药材中心负责人、陕西片仔癀麝业公司董事长黄志鑫,片仔癀药业植物药材研究员郑玉清组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国家级公益性研究所,是国内外知名药用植物专业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以支撑和引领我国中药资源学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面对国家、行业、社会和经济的重大需求,重点解决药用植物研究的难点、热点问题,推动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的快速发展,形成涵盖中药和药用植物的栽培、引种、种质保护、天然药物化学、药理毒理、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创新体系,引领我国药用植物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是全国首个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由北京林业大学和国家林草局共建,也是我国唯一的培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门人才的学院。学院瞄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更好支撑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学院的麝类生物学研究团队搭建了濒危物种非损伤性研究实验室,解决了林麝难以获得组织样本的难题,推进研究进入微观生物学层面,并与片仔癀等大型药企的林麝繁育基地紧密合作,聚焦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围绕林麝种质鉴定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推进林麝产业的快速发展。
专家团一到边坝,就不顾旅途疲劳和高原反应,在闽十援边坝工作组组长、边坝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林福泉的陪同下前往边坝县尼木乡林麝养殖基地调研林麝养殖及繁育情况、周边藏药材资源分布情况及人工种植贝母的情况,并爬上海拔5000多米的嘎的拉山的山坡上,探寻红景天、雪莲花等珍贵藏药材的生长环境及分布情况。第二天专家团还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草卡镇拉托村了解人工种植贝母的生长情况,并前往边坝县藏医院与藏医们座谈,了解藏药材的种植采集情况、藏药的生产情况及珍贵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存在的困难等。
通过调研与座谈,专家团认为藏药材的发展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本身自带品牌,但是也同时面临基源混乱、资源保护等一系列的复杂情况,藉目前国家推进野生植物保护,全国性布局重点药材野生变家种的契机,可以通过开展野生抚育、仿野生种植等方面的探讨研究,扩大农民的可采收区域,结合现行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工作推进,结合对口帮扶及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在此形势下,通过研究建立适宜的藏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很好的潜力能生产出好的药材,保护资源,同时也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专家团对边坝县的林麝产业发蔚县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可以进一步扩大种源培育,形成稳定的种源供应,辐射周边地区,做大做强林麝产业。
边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家团的调研工作,与专家团举行座谈会,深入交流林麝产业及林下药材产业发展的情况、困难及解决思路,并就进一步加强四方战略合作达成共识。林福泉及副县长沈孝兰参加了座谈会。